芭乐app下载网址进入ios免费_日本一区不卡在线_91x视频_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政策發布 | 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時間:2022-06-23 14:37:24 | 來源:江蘇赫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作者:admin | 點擊次數:1306

近日,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明確:將鼓勵產業創新發展,鼓勵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積極參與制定、貫徹相關標準。對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等標準體系貫標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照證書級別從低到高分別獎勵10萬元、20萬元、30萬元、40萬元和50萬元

通知正文

      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為進一步培育做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特制定本意見。


       一、基本情況

      我市高度重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堅持規劃引導,聚焦重點領域,加快項目建設,加快產業升級,初步形成了“三基地”(以鄭州航空港區為主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以鄭州高新區為主的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以金水區為主的網絡安全產業基地)、“多園區”的產業集群發展新格局。鄭州富士康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生產基地,鄭州航空港區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已集聚200余個智能終端企業(項目),初步形成了“整機+配套+核心零組件”的智能終端(手機)產業鏈。河南長城、浪潮計算機、紫光計算機、超聚變公司等龍頭企業先后落地鄭州,形成了計算終端產業集聚效應。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加快建設,連續三年成功舉辦世界傳感器大會,塑造了智能傳感器鄭州符號。累計建成5G基站2.5萬個,實現了鄉鎮以上和農村熱點區域的5G網絡全覆蓋,在智能制造、自動駕駛、智慧醫療等領域打造了一批5G典型應用場景。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9%,高于全市工業平均增速13.5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的貢獻率達到71.3%,為工業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錨定“兩個確保”,推進“三標”活動,落實“十大戰略”,堅持“強鏈條、強體系、強基礎”,按照“做強智能終端、智能傳感器、網絡安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優勢領域,做大工業互聯網、5G、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等新興領域”的總體思路,強化產業培育,加快項目建設,促進融合應用,構建產業生態,全面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把鄭州打造成為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制造基地、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基地,為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提供產業支撐。

    (二)發展目標

      產業規模穩步提升。著力打造產業鏈較為完整、特色優勢更加明顯、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行業領軍企業,到2025年,力爭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100家,形成8000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體系逐步完善,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積極培育智能終端、網絡安全、智能傳感器、5G等產業的制造業創新中心、研發中試平臺、產業研究院。到2025年,力爭在重點領域建設20家以上行業創新平臺(研發機構),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融合應用特色鮮明。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重點領域應用的示范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以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為引領,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場景,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良好生態,鄭州市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到2025年,基本建成開放共建共享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力爭帶動全市10萬家企業上云上平臺。


      三、重點任務

      聚焦智能終端、智能傳感器、5G、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態圈。

    (一)持續壯大智能終端產業

按照“提升整機、補強研發、引進配套、拓展領域”的發展思路,以“整機制造+核心零組件+應用軟件設計”全產業鏈發展為方向,不斷拓展智能終端產品體系,著力形成智能終端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建成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產業基地。

      1.做強手機產業。依托鄭州航空港區、鄭州經開區、鄭東新區,穩定提升智能手機產能,重點發展智能終端(手機)整機,完善核心零組件、方案研發設計等配套產業鏈,引進產業鏈關鍵配套企業(項目),逐步實現全產業鏈布局;建設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加快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智能手機,引導企業增加智能手機生產比例,加快產品創新、技術升級、效率提升,推動產品向高端轉型。

      2.培育計算終端。依托鄭州高新區、鄭州航空港區、鄭東新區,積極引進服務器、PC終端、筆記本電腦等產業鏈企業,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盡快形成有效產能,努力打造千億級計算終端產業基地。

      3.新型智能終端。積極發展智能穿戴、智能視聽、智能車載、智能安防、智能醫療等新型智能終端產品,重點引進4K/8K超高清液晶電視、超高清醫療顯示終端、車載顯示終端、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等重大項目,帶動超高清視頻設備、網絡傳輸設備、車載通訊和信息娛樂系統等相關產業發展。

      4.發展核心零組件配套。圍繞智能終端整機制造需求,著力引進攝像模組、屏組件、聲學器件、模具、存儲設備等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項目,引導龍頭整機企業在鄭州本地配套,提升產業鏈協同配套能力。

    (二)加快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

按照“抓龍頭、鑄鏈條、促融合、強應用、建集群”的發展思路,圍繞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建設,加快平臺建設,推動產品升級,強化交流合作,推動智能傳感器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軟件算法、系統集成、示范應用全產業鏈發展,努力建設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智能傳感器研發生產基地。

      5.建設智能傳感谷。依托鄭州高新區,加快建設中國智能傳感谷啟動區,打造我市智能傳感器核心區,整合傳感器科技和產業資源,建設產學研基地、企業總部基地、雙創基地、檢測中心、展示中心等相關產業配套,培育引進一批集設計、生產、封測、應用等智能傳感器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帶動孵化一批重大創新產品和項目,形成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效應,打造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

      6.打造優勢產品。發揮智能傳感器龍頭骨干企業的作用,重點發展環境監測傳感器、汽車傳感器、位置傳感器、儀器儀表傳感器、電力電網傳感器、農業氣象傳感器等系列名優產品,著力突破新型敏感材料、測量和數據處理、信息傳輸等關鍵技術,推動傳感器向高精度、低功耗、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型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

      7.發展MEMS傳感器。加快建設MEMS傳感器中試平臺,提供工藝設計研發、小批量生產、設備驗證、檢測檢驗等服務,補齊產業鏈加工制造環節短板。增強MEMS傳感器研發、制造、封測能力,推動智能傳感器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建設河南省智能傳感器中試基地。引進國內外MEMS傳感器生產企業,加速產業鏈優質資源快速聚集。

    (三)積極培育5G產業

     按照“基礎先行、創新引領、示范應用、產業集聚”的發展思路,以終端制造為基礎,以網絡安全為特色,以試點示范為先導,加快推動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

      8.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加大公共資源開放力度,持續推進5G基站轉供電改造,以核心區域、典型應用場景等為重點,提升5G網絡服務質量,實現鄉鎮以上和農村熱點地區5G網絡深度覆蓋。

      9.加快研發創新。鼓勵高等院校、研發機構與5G企業合作,開展5G智能終端、安全芯片、光模塊、微波器件和天線、測試技術和裝備等產品研發。加快推動5G重點實驗室、5G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提升5G產業創新能力。

      10.建設制造基地。依托鄭州高新區、鄭州航空港區、鄭州經開區、金水區、滎陽市,大力發展5G智能終端制造業,加快發展微波天線、光纖光纜、光模塊、通信電源等通信設備制造,加快研發推廣5G安全芯片,大力發展硅材料、靶材等5G關鍵材料,提升5G設備生產制造配套能力。

      11.拓展應用場景。圍繞5G+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動駕駛、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重點領域,建設5G典型應用場景,培育示范標桿。組織參加“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培育孵化創新技術和產品,形成一批高水平5G應用典型案例。

    (四)引進培育新型顯示產業

      按照“技術導入高端化、產業發展集群化”的發展思路,重點發展新型顯示、液晶面板等基礎電子產品,加大新型顯示面板系列化產品的開發力度,積極發展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等上游關鍵材料,推動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聯動發展,培育新型顯示產業集群。

      12.推動新型顯示產業集群化發展。依托鄭州航空港區、鄭州經開區,重點引進擁有高世代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等核心技術的龍頭骨干企業,強化引進大尺寸OLED柔性顯示、8K超高清顯示、智能手機和平板液晶顯示面板,深化液晶面板在智能終端、平板電腦、車載終端、數字顯示等領域的應用。

      13.加快形成產業配套。大力發展液晶材料、顯示用功能膜材料、彩色光刻膠、玻璃基板、拋光片、高純度靶材、驅動IC等關鍵材料和配套產品,形成TFT—LCD、AMOLED產業成套集成能力。

      14.謀劃前沿新型顯示產業。提前布局大尺寸AMOLED面板、中小尺寸AMOLED柔性折疊屏、LPD(激光顯示)面板等產業化項目。積極引進新型顯示領軍型創新團隊,加快推動LTPS(低溫多晶硅技術)、QLED(量子點)、Mini LED、Micro LED以及蒸餾和封裝關鍵工藝突破和產業化。

    (五)突破發展集成電路產業

      以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作為突破口,培育壯大集成電路研發設計,適時發展特色集成電路制造,加強集成電路材料和設備配套,優化產業布局,壯大骨干企業,完善產業鏈條,著力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建設一批重點項目,培養一批專業人才,努力建設國內新興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

      15.積極發展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以鄭州航空港區、新鄭市為重點,圍繞智能終端、5G、北斗等產業,布局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業,加快建設鄭州航空港區集成電路產業園、新鄭市電子信息產業園。

      16.提升集成電路設計能力。以金水區、鄭州高新區、鄭州航空港區為重點,圍繞國密安全芯片系列產品,強化研發設計,做大安全芯片產業規模;積極推進MEMS傳感器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研發設計。

      17.不斷完善產業鏈配套。加快發展設備、材料、柔性線路板等配套產業,引進培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劃片機、硅材料、靶材料等關鍵材料和設備企業。瞄準國內外集成電路龍頭企業實施精準招商,力爭實現我市集成電路制造產業新的突破。

    (六)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

      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網絡體系、服務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互聯網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

      18.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行動,引進培育一批技術水平高、集成能力強、行業應用廣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帶動建設一批面向重點行業和區域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特定技術領域的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以平臺為核心的生態圈。

      19.建設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鼓勵基礎電信企業與制造業企業深度合作,面向重點行業打造企業內網升級改造標桿,培育5G全連接工廠和“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加快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圍繞計量服務、現代食品、汽車與裝備制造等特定行業建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打造基于標識解析服務的產品追溯、多源異構數據共享、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產業應用。

      20.建設工業互聯網服務體系。開發和推廣平臺化、組件化的工業互聯網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提升平臺應用服務水平。鼓勵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工業企業加快工業APP培育,深化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工業知識、機理、經驗的集成創新,形成一批面向不同工業場景的工業數據分析軟件與系統。

      21.建設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體系。加快國家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推廣中心建設,整合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平臺等相關“政產學研智金”資源。實施“萬企上云上平臺”專項行動,定期組織企業“上云上平臺”業務培訓及典型案例推廣活動,推動工業企業將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核心業務向平臺遷移,開展上云企業“星級”評定,拓展企業上云深度。


    四、支持政策

    (一)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1.加大龍頭企業支持力度。對首次進入“中國電子信息企業百強”的企業,給予3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2.支持重點新興領域加快發展。對入庫的規模以上電子信息關鍵制造業企業(傳感器、芯片、晶圓、面板),以上年為基數,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上,每增長1個百分點,獎勵5萬元,單個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3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3.支持企業總部基地建設。對全球500強、全國電子信息百強、全國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國內外主板上市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在我市落戶總部的,可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在項目投資、用地指標、企業搬遷、股權投資、物流費用等方面給予支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二)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

      4.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對被工信部認定為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一次性獎勵1000萬元。對總部落戶鄭州的雙跨平臺給予一次性1000萬元獎勵;支持雙跨平臺在鄭州設立控股子公司,對經營情況良好的子公司給予一次性200萬元獎勵。對服務企業數超過200家且設備連接數超過5000臺(套)的平臺,按照平臺年度服務收入的3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工業互聯網資金支持的,按照上級撥付資金的50%給予配套。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5.支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被國家或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管理部門認定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按項目建設金額的30%給予項目牽頭單位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鼓勵工業互聯網服務商依托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開展應用服務,按照年度標識解析服務收入的1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對依托鄭州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開展應用的企業,年度新增標識注冊量每超過200萬條(解析量不低于1000萬次)給予10萬元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6.持續實施“萬企上云上平臺”行動,根據上云企業“星級”評定結果和產品類別實施差異化的上云上平臺鼓勵策略。每年安排不超過3000萬元“上云上平臺”服務券,上云企業根據“星級”評定結果和產品類別申領,每家企業每年最高申領1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7.鼓勵開發工業互聯網軟件和工業APP,推動工業APP向平臺匯聚。對獲評國家級工業APP優秀解決方案,每個獎勵100萬元,同一年度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3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三)鼓勵產業創新發展

      8.支持MEMS研發中試平臺加快建設,按照平臺設備投資額的3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鼓勵MEMS中試平臺為智能傳感器(含集成電路)企業提供服務,按照上一年度平臺主營業務收入的30%給予獎勵,每年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鄭州高新區管委會。

      9.支持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推廣中心整合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等相關“政產學研智金”資源,提供線上線下體驗、解決方案、人才培養、專家智庫等公共服務功能。制定年度任務指標,根據完成情況每年給予不超過500萬元運營補貼獎勵。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中原區人民政府。

      10.支持芯片企業首輪流片,對企業自主研發設計生產核心芯片(MEMS傳感器、5G、網絡安全、北斗、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給予工程產品首輪流片費用40%的補助,單個企業每年補助總額不超過5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11.鼓勵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積極參與制定、貫徹相關標準。對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等標準體系貫標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照證書級別從低到高分別獎勵10萬元、20萬元、30萬元、40萬元和50萬元;證書升級按差額獎勵,對實施分級評估前(或未實施分級認證)首次獲證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四)強化項目支撐

      12.對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建項目,項目完成后,按照項目生產和設備投資額的12%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重大產業鏈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特別政策支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13.支持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對智能制造新建或改造項目,按照智能制造設備及軟件投資額的2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使用銀行貸款實施的智能制造新建或改造項目,經評審認定后給予貼息,單個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300萬元,政策有效期內貼息期限最高3年,納入貼息范圍的貸款利率不超過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五)著力促進融合應用

      14.對獲得國家、省級工信部門認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服務型制造、新型信息消費、大數據、網絡安全等試點示范項目(企業、平臺),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同一企業同一稱號只享受一次財政資金獎勵,同一企業同一申報年度獲得多項稱號的按就高原則只享受一項獎勵。責任單位 :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15.支持企業建設智能工廠(車間)。對獲評省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智能制造標桿稱號的,分別給予30、50、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評國家級智能制造應用場景、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的,分別給予100、300萬元獎勵。同一企業獲得不同等級稱號的按照級差給予獎勵。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16.支持制造業龍頭骨干企業分離數字化轉型服務機構,開展獨立運營。對參與數字化轉型揭榜掛帥項目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按照項目合同金額的5%給予扶持,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六)加強企業市場推廣

      17.鼓勵企業積極參加各級展銷會、博覽會,按照場地租賃費、布展費的70%給予補貼,每個企業每年補貼金額不超過100萬元。對于在中央一級媒體做產品廣告的工業企業,按照廣告費的5%給予補貼,每戶企業每年補貼額不超過200萬元。獎勵資金主要用于企業市場開拓方面。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工作,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制定產業發展政策,規劃產業布局,協調解決產業集群引進、大企業培育、重大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二)健全工作機制

      完善專家咨詢機制,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決策進行討論、研究、論證。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開展鄭州市電子信息企業50強評選活動,強化龍頭企業宣傳。健全督導考核機制,落實責任,嚴格獎懲,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建立績效評價機制,根據政策執行情況適時調整,確保各項政策取得實效。

    (三)營造發展環境

      強化行業服務,加強調查研究,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在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基金下設立鄭州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支持我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利用各種媒體宣傳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理念,營造產業發展良好氛圍。

    (四)建立容錯機制

      探索建立符合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特點的包容審慎監管機制,提供容錯糾錯的創新環境。建立健全盡職免責機制,對先行先試探索性失誤或未達到預期效果,但符合規定、勤勉盡責、未造成嚴重損失或惡劣影響的,依規依紀依法不作負面評價和責任追究。

      本意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三年,根據實際執行情況適時修訂完善。中央、省出臺相關政策,鄭州市遵照執行。與原有政策沖突的,按“就高不重復”原則執行。

文章來源: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